半柔性抗車轍路面專用灌漿料
半柔性路面專用灌漿料
一、簡介:半柔性路面是一種高連通空隙的瀝青混合料和水泥基灌漿料復合組成的,具有高抗車轍性、高耐磨性、高抗剪切、高水穩定性、行車舒適性等特點的新型路面。
關于半柔性灌漿料由于控制C3A的水化取決于孔隙溶液中的硫酸鹽離子的平衡,所以水泥生產廠家必須嚴格控制水泥硫酸鈣的含量和溶解速率,加強磨機內物料溫度的控制,避免溫度過高和過低。實施ISO新標準后,我國水泥的細度普遍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磨機內物料溫度的控制,保持水泥中石膏組成合含量的穩定性,對于控制高效減水劑和水泥之間的適應性十分重要。水泥中超細的混合材可以起到輔助減水作用,提高水泥中混合材的細度,在不降低混合材摻量的條件下,可提高水泥強度。在保持水泥強度的條件下,可以增加混合材的摻量,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改善水泥與減水劑之間的適應性。因此,在水泥廠單獨磨細水泥混合材是生產優質水泥的可行技術措施之一。配制灌漿料時。
二、適用范圍
1、重載公路、長大坡路段、匝道、收費站、加油站、停車場等。
2、紅綠燈路口、BRT車道、公交站臺、城市快速路等。
三、性能特點
1、高可灌性、強滲透性、免振搗。
2、高抗車轍性,動穩定度高達60000次/mm,是SMA路面的20倍。
3、早強、低用水量、無收縮、不開裂。
4、色澤均一、經久耐用、與普通瀝青路面無色差。
5、抗融雪劑氯離子等侵蝕。
四、應用指南
灌漿前,應將與灌漿材料接觸的設備底板和混凝土基礎表面清理干 凈,不得有松動的碎石、浮漿、浮灰、油污、蠟質等。灌漿前24h,基礎混凝 土表面應充分潤濕,灌漿前1h,清除積水。二次灌漿時,應從一側進行灌漿,直到從另一側溢出為止,不得從相對兩側同時進行灌漿。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軌道基礎或灌漿距離較長時,視實際工程情況可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不應超過5米。如設備底板具有復雜結構,宜采用壓力灌漿。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必要時可采用灌漿助推器,助推器沿漿體流動方向的底療推動灌漿材料,嚴禁從灌漿層的中、上部推動。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宜在灌漿料初凝后沿底板邊緣向外地人切45° 斜角,如無法進行切邊處理的,應在初凝后用抹刀將灌漿層表面壓光。
(一)、半柔性(抗車轍)路面施工流程
大空隙的瀝青混合料的鋪設→專用灌漿料制漿→灌注專用灌漿料→養生→開放交通
(二)、半柔性(抗車轍)路面施工要點
1、大空隙瀝青混合料的鋪設
⑴、大空隙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采用間歇式拌和設備或連續滾筒式拌和設備拌和大空襲瀝青混合料,嚴格控制瀝青用量、拌和時間和拌和溫度。過多的瀝青用量將嚴重影響灌漿料的灌注質量。
⑵、大空隙瀝青混合料的運輸:采用自卸汽車運輸。
⑶、大空隙瀝青混合料的鋪設:基層應平整、堅實、潔凈、干燥,標高和橫坡符合設計要求。攤鋪應均勻、無離析現象。
⑷、大空隙瀝青混合料的碾壓:以低噸位雙鋼輪壓路機為宜,膠輪壓路機為輔助碾壓工具,碾壓時碾壓輪上應噴水。嚴格控制表面的平整度,杜絕因攤鋪速度變化、攤鋪速度不均勻或集料級配不正常引起的不平整。
2、專用灌漿料的拌和
⑴、半柔性(抗車轍)路面專用灌漿料拌合時,應按照產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
⑵、半柔性(抗車轍)路面專用灌漿料宜采用高速制漿機制漿(轉速不低于1000轉/分鐘)。
⑶、拌合制漿地點宜靠近半柔性抗車轍路面施工地點。
⑷、應用注意事項:
①、嚴格按照產品出廠通知單規定的用水量加水。推薦加水量28±2%
②、加水后的漿料時間過長,已稠化無法注入瀝青混合物時,不得二次加水攪拌繼續使用。
③、用高速制漿機制漿,攪拌速度不宜低于1000轉/分鐘,嚴禁摻加其他材料。
3、專用灌漿料的灌注
⑴、鉆芯取樣測定大空隙瀝青層的孔隙率,一般專用灌漿料的填充率為90-93%,據此測算專用灌漿料的用量(考慮5-10%的損耗量)。
⑵、大空隙瀝青層的的溫度降低到50℃以下,方可開始灌漿作業,否則,因溫度原因灌漿流動度降低太快,而影響灌漿質量。
⑶、拌和好的灌漿料應在15-20min之內使用,以免因灌漿料的流動度降低而影響滲透效果。
⑷、灌漿時應采用橡膠路耙反復拖拉使其自然滲透,也可選用平板震動器輔助滲透。當路面有縱向坡度時,要從低處向高處逐步攤鋪灌漿料,以避免影響滲透均勻性。
⑸、刮除多余的漿料:滲透完畢后用路耙把多余的漿料掛除干凈,以露出大空隙瀝青路面的凹凸不平為宜。
4、半柔性(抗車轍)路面的養生
⑴、通常在灌注漿料后72h之內禁止人員踩踏和車輛碾壓。
⑵、環境溫度超過30℃,需覆蓋塑料薄膜養生。
⑶、早強型養生24h、普通型養生72h方可開放交通。(也可特別定制養生3h開放交通的)。
全國銷售熱線 : 13817334424